「相較於高山原住民與閩南人,平埔族是弱勢中的弱勢」,高雄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民亮表示,大武壠族只有先找回自己的名字,才能真正找回屬於自己的族群權利。王民亮說,國內平埔族的住居地多在「山的邊邊」,介於高山與平地間的三不管地帶,處境相當尷尬,平埔族既不像高山原住民族,有原住民委員會協助,教育資源也比不上閩南等族群,翻身難度更高,因此長期來被遺忘、邊緣化,可說是相對弱勢。他表示,最近許多高山原住民在討論「傳統領域」議題,但東部到西部11支平埔族,許多至今無法「正名」,「我們連身分都沒有,遑論有傳統領域」。長期研究平埔文化的高苑科大副教授簡文敏表示,屬於大武壠族的小林人,風災過後在文化溯源過程發現自己和祖靈間斷了生命脈動的連結,因此返鄉重建家園的年輕人興起「正名」的意念,可貴的是,小林人不是採取聲嘶力竭的抗爭手段,而是藉由傳唱古謠、重現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,證明與祖仙的連結。簡文敏說,大武壠族推估有一、兩萬人,人數僅次於馬卡道族,更早的先輩在風災前已開始關注「正名」問題,去年大武壠族也透過部落會議達成正名的共識。目前政府雖有意回復國內各平埔族原住民的身分,只是速度應再加快。小林村民以歌舞呈現大武壠文化,希望早日獲得正名。記者王昭月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大武壠族的小林村民,大手攜小手站上舞台傳唱屬於自己祖先的文化。記者王昭月/攝影 分享 facebook

CD0282C066ABBE71
arrow
arrow

    kayp0a727xna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